2025-07-18 21:09:33中少图书
2025年6月,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起的2025“吃货季”正式启动!这场贯穿下半年的全国美食盛宴,以“数智升级·特色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将重新定义中国人的餐桌。
当各地摩拳擦掌推出智能厨房、分子料理时,我们却从敦煌石窟中挖出一份令人拍案叫绝的“隐藏菜单”——唐代婚宴上的那碗臊子面,竟藏着当代饮食中的所有答案。
PART . 01
吃货季最大彩蛋,藏在敦煌壁画里
走进莫高窟第454窟,一幅唐代《宴饮图》让学者屏息:宾客围坐长案,碗中细长面条根根分明,肉丁与蔬菜浇头鲜艳欲滴。
而榆林窟第25窟吐蕃婚礼图中,新娘面前同样摆着类似面食——这恰是《看得见的敦煌:美味的婚礼》中复原的“臊子面”原型。
“面条在唐代称‘汤饼’,敦煌文书S.1366记载,当地婚宴必备‘汤饼一盘’”
——邢耀龙《看得见的敦煌》
当现代人用智能面条机追求筋道口感时,敦煌人早有一套秘笈:金刚石磨的麦粉,在敦煌烈日下暴晒三天。书中插画里,小金刚扎着马步吼出:“我们金刚一出手,你就知道有没有!”——磨出的面粉自带阳光香气,这才是古人“数智升级”的智慧。
PART . 02
一碗臊子面,吃出丝路融合史
2025吃货季倡导“融合发展”,敦煌人却是千年玩家。翻开《看得见的敦煌》婚俗页,一场唐代婚礼揭秘食材迁徙密码:
胡萝卜浇头(西域传入)
葡萄干点缀(波斯品种)
陈醋调味(中原技法)
青稞面底座(吐蕃嫁妆)
“尚家婚宴的臊子面,浇头用羊肉、胡萝卜、野葱炒制,正是丝绸之路上汉、吐蕃、回鹘风味的融合实验”
——书中知识页解读
更绝的是“环保版”奠雁礼:按唐制需献活雁,但敦煌壁画中的木雕雁早践行可持续理念——当我们在预制菜中追求效率时,古人用仪式感完成对自然的敬畏。
PART . 03
从敦煌石磨到智能厨房,食物进化论
吃货季提出的“数智升级”,在敦煌有更深刻的诠释:
▪古代黑科技:金刚牌磨坊
小金刚带领伙伴收麦晒粮的场景,实为古代食品加工全链条:“烈日曝晒→风力扬场→石磨破壁”。敦煌干燥气候天然杀菌,石磨低速研磨保留麦香——这何尝不是原始的“洁净标签”革新?
▪ 今人可复刻的智慧
《看得见的敦煌》作者在书描绘出大唐食谱,让历史可触摸——
面粉日光浴:摊开面粉晒足三小时,激活酶活性
手工三揉三醒:模拟石磨节奏,面团筋道度翻倍
浇头丝路混搭:羊肉+西域番茄+中原菌菇
PART . 04
吃货季终极任务:吃一次文明对话
当上海米其林餐厅用液氮处理来自敦煌食材时,敦煌学者邢耀龙在创作《看得见的敦煌》时说到:“真正的美食创新,是对文明本味的虔诚再现。”
《看得见的敦煌·美味的婚礼》以一场唐代婚礼为线索:
✅带孩子在厨房揉面时理解丝路食俗传播
✅用木雕雁游戏解锁古代动物保护观
✅从汉藏通婚宴中看见文明包容力
2025吃货季最该列入清单的,从来不是某道网红菜,而是那碗穿越千年、凝结着人类智慧的敦煌臊子面。当孩子学着书中金刚的样子扎马步揉面,当全家人分食融合多民族风味的浇头——我们咀嚼的何止是食物?那是文明长河中最明亮的星火。
排版:安 安
初审:邱 慧
复审:唐威丽
终审:刘 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