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致敬记者节
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长治路小学的小记者们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为节日献礼。活动中,几位小记者代表依次上台,以“发现者、连接者、传播者、探索者、记录者”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记者”感悟,向所有新闻工作者献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发现者”雒鑫雅说:“记者是校园里的发现者,总能用敏锐的眼睛找到最新鲜的故事。担任小记者后,我学会了用心观察,原来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新精彩。”“连接者”高浩宇表示:“记者是温暖的连接者,像一座桥,把同学们的心声和校园生活紧紧连在一起。当我成功传递一份快乐时,感觉自己特别有价值。”“传播者”王芷萱认为:“记者是负责任的传播者,要把最真实、最重要的信息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每次完成报道,我都感到无比自豪。”“探索者”赵米兮分享道:“记者是勇敢的探索者,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会不断地追问和思考。这个身份让我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探险的乐趣。”“记录者”张淑惠则说:“记者是公正的记录者,像一面清澈的镜子,真实地映照出事件的原貌。我时刻提醒自己,笔下的一切都要对得起‘真实’二字。”
小记者们用童真的视角和稚嫩却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 张莹
立道小匠 巧手成灯
当散落的红木构件在巧手下严丝合缝,当一盏盏精巧的宫灯模型立于课桌之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的“广府宫灯新生代”活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同学们成功完成了广府红木宫灯的制作,在榫卯叩合间,亲身体验了非遗技艺的严谨与匠心。

活动当天,该校教室变成了一个微型“非遗工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传统木工工具,从打磨、拼接再到组装,全神贯注地投入制作。五年级的陈同学仔细调整着榫卯结构,兴奋地说:“所有的木料都不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连接,太神奇了!当最后一块木料‘咔嗒’一声卡进去的时候,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看,我的宫灯完成啦!”一年级的小钧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写满了自豪。刘同学捧着自己的作品说:“虽然宫灯现在还没发光,但在我心里,它照亮了我们广府工匠的智慧。”
该校负责人介绍,举办此类活动是学校“劳动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旨在让非遗文化从书本走入生活,让孩子们在动手创造中,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一盏盏小小的宫灯,承载的是传统文化的重量,也为立道学子搭建起通往文化自信的桥梁。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 黎超莹 梁嘉希
桂蒙少先队员共观神舟二十一发射
10月27日至11月1日,来自广西柳州与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70余名少先队员代表和辅导员老师,一起参加了“红领巾爱国防 石榴籽一家亲”各民族少先队员“手拉手”观礼神舟二十一发射实践活动。

少先队员们在航天员出征的路上挥舞着国旗、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看到武飞叔叔啦!”当见到包头籍航天员武飞时,队员们激动地高喊,深切地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10月31日23时44分,队员们在近观礼区见证了神舟二十一发射盛况。“点火,发射!”在焰火升腾的刹那间,人群欢呼雀跃,骄傲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队员们的返程途中,《歌唱祖国》的旋律情不自禁地流淌出来。
活动期间,队员们还走进东风航天科普课堂,当听到航天科研工作者讲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时,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胜利街小学5(2)班的高梓赫同学攥紧了拳头——“原来课本里的‘星辰大海’,是无数人用汗水和坚持铺就的道路。”此外,队员们还向东风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参观策克口岸,并与东风学校开展“手拉手”互动,在实践中深化民族团结情谊,传承航天精神。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 张明丽
绿茵场上追逐足球梦
11月6日下午,安徽省固镇县濠城中心小学的绿茵场上,一场精彩的足球赛正在上演。身着蓝白两色球衣的小球员们在教练老师的指导下,展现出娴熟的传球、带球和射门技巧,每一次拼抢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四(1)班时子琪说:“踢足球好玩,赢了得劲输了也得劲!”

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发展,将足球运动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能力。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三棋三牌三球”联赛等各类赛事,让同学们在实战中磨练技艺、积累经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学校足球队在固镇县2024年小学生运动会中荣获季军,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和“校园足球联赛奖牌”等多项荣誉,充分展现了团队实力。
“足球运动不仅强健了同学们的体魄,更点燃了他们的少年梦想。”濠城中心小学将继续以足球为载体,让更多孩子在运动中快乐成长。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 刘宇
红领巾致敬“逆行英雄”
在“119”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冀英学校的20名大队委少先队员,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走进莲池区东风路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了“致敬火焰蓝 安全伴成长”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消防员叔叔化身“校外辅导员”,为队员们打开了神奇的消防世界。队员们近距离参观了消防车和各式各样的救援器材,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最让大家激动的是,队员们还试穿了总体重约40斤的消防战斗服,亲身体验消防员叔叔工作的辛苦与不易。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队员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更被“火焰蓝”叔叔们勇敢、守纪、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队员们都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更多小伙伴,并以消防员叔叔为榜样,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少先队员!
《中国少年报》河北省保定市冀英学校
红领巾小记者站小记者 王钰童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 康耘溪
“饶学”进校园 文化种子润童心
10 月 30 日下午,由广东省潮州市文广旅体局指导、饶宗颐博物馆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走出博物馆——饶学惠民春风行”进校园活动,首站走进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饶宗颐爷爷是我们的优秀校友!”“饶宗颐爷爷是一位会很多种语言的大学问家!”“他写字画画特别厉害!”“我们学而轩阅读空间有饶爷爷题的字!” 同学们争相举手,用稚嫩的话语描绘着饶宗颐爷爷的形象,眼神发亮、笑容灿烂。

随后,纪录片中饶宗颐先生伏案疾书、挥毫泼墨的身影,让教室瞬间安静。同学们屏息凝神,眼神里满是敬佩与向往,仿佛正穿越时空,亲历大师的学术人生。“饶学课堂”上,博物馆文博馆员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将饶先生从城南求学至万里求索的经历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饶爷爷太了不起了!我也要好好学习,把潮州文化传遍世界!”课后,同学们钦佩地说。最后,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学大师 艺术巨擘》主题展览,展板前或细辨古文字,或热议书画,久久不愿离去。
此次活动,通过互动对话、影像观摩、名师讲堂和主题展览等形式,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风采,更让“饶学”精神浸润童心,在同学们心中深植下文化自信与传承的种子。
通讯员 庄溯澜 蔡烨
阳光运动 快乐绽放
近日,河南省新乡市新区小学第十六届体育节拉开帷幕。本届体育节以“阳光运动,快乐成长”为主题,全校3800余名师生齐聚绿茵场,共赴这场竞技与趣味兼具的体育盛会。

开幕式上,旗手方阵率先入场,少先队大队旗迎风飘扬。各年级方阵亮点纷呈,将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国防科技等主题融入展示:劳动主题方阵手持劳动工具模型,演绎播种耕耘的喜悦;传统文化方阵身着戏服,伴鼓锣声彰显文化魅力;国防科技方阵身着航天服、持火箭模型,喊出“星辰大海,强国有我”的誓言;六年级“追星”主题方阵引爆全场,赢得喝彩。
体育节项目设置兼顾竞技与参与,除短跑、跳远等传统项目外,趣味迎面接力、集体跳绳等团体项目让同学们尽享协作乐趣。赛场之上,五(7)班的赵芮瑶同学在100米短跑中如离弦之箭,冲线时高举双臂呐喊,汗水滑落仍目光闪亮;迎面接力赛中,同学们默契传递,摔倒后迅速爬起的执着打动全场。赛场外,啦啦队员挥花球呐喊助威,家长志愿者忙碌于秩序维护、成绩记录。该校校长赵雁表示,体育节既是技能展示平台,更是培育同学们团队精神与坚韧意志的课堂,学校将深化体教融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据悉,本次体育节为期两天,设置了20余个项目,近千名学生参赛,近千名学生踊跃参与角逐。赛场上的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协作,都生动诠释着新区小学学子蓬勃向上、奋勇拼搏的青春风采。
《中国少年报》通讯员 王莹莹
(中国少年报编辑:付静)
编辑:耿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