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大国少年|让全会精神成为大思政课的“鲜活教材”

2025-11-25 14:45:10
来源:未来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对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等作出明确指引。

连日来,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下称“全会精神”)不断深入广大青少年心田。全国少工委组织红领巾巡讲团走进中小学示范宣讲、各地学校因地制宜策划学习活动、各级少先队组织立足地域特色优化实践路径等一系列育人举措,推动“小梦想”和“大理想”深度交织,带动青春脉搏与国家未来发展同频共振。

“十五五”规划建议,关乎每一位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然而,国家层面的宏伟规划如何让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入脑入心,需要我们下很多功夫。破解这道难题,离不开青少年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巧思与智慧。无论是主题队会上老师用“童言童语”将国家发展比作“建造‘超级大厦’”,还是融合了数学应用、团队协作、成本规划、公益初心的校园义卖活动让“五育并举”具象化,抑或红色研学、科创实践等沉浸式活动让孩子们感知高质量发展脉搏,都印证着唯有将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少年可触可感的学习场景,将抽象理论拆解为他们可知可悟的成长体验,才能让全会精神穿越年龄界限、抵达童心深处。广东省佛山市一名大队辅导员坦言,“看到‘十五五’规划建议,我最深的感触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从‘课堂’延伸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角落。”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的“小河长”计划、“无废进校园”系列行动,让学生们懂得建设美丽中国可见于日常行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创客社团开展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少先队员领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部署的深刻内涵;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四川博物院讲解员张馨月分享《穿越千年的微笑》,帮助青少年理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一堂堂实践课、一个个特色活动、一场场生动分享把“十五五”规划建议“翻译”成了青少年听得懂、能参与的内容,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与我有关”,进而形成价值认同。当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员说出“我的成长被国家稳稳地托举着”,当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的学生表示“我也要快快长大,为家乡、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青少年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共鸣交响正愈发铿锵。

如今的青少年成长于物质发展环境更为优越、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的时代,在全会精神的浸润下,他们也积极以蓬勃朝气回应党和国家的期许。来自五湖四海的小记者在中国少年报·未来网的组织下,奔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现场观赛、采访体验中感受体育强国建设的蓬勃气象,在运动员拼搏竞逐的身影中体悟中华体育精神;河南省鹤壁市湘江小学的同学们在学校开展的读书读报活动中读懂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壮美图景,决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广西南宁西大附属学校的同学在学校精心举办的红色主题演讲比赛中,深刻理解“十五五”规划建议对“用好红色资源”的部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当广大青少年坚信其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并把信念转化为行动,理想之火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持续燃烧、生生不息。

纵观各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践,一条清晰的育人路径逐渐显现:以社会实践“诠释”理论厚度,以深度参与强化责任担当。而广大青少年在这一过程中汲取的能量,关乎他们自身价值观的塑造,更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展望“十五五”,这样的成长能量,终将汇聚成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磅礴力量!(谢伟锋)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