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上有新程,星河深处见初心。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中国航天员承载着亿万同胞的殷切期盼与航天梦想,向着中国空间站开启新的壮丽征程。火箭腾空而起,那尾焰映射出中国航天人矢志报国的赤诚,镌刻下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崭新坐标——每一次升空都是向星辰大海的庄严致敬,每一步前行都是在向航天强国迈进!
航天员,往往是人们仰望星空时真切的牵挂,也是展现中国航天实力的窗口。观察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从两年前初征太空的探索者到如今执掌重任的指令长,张陆的成长见证航天人的淬炼蜕变;32岁的武飞携青春之力叩问苍穹,成为执行飞行任务年龄最小的中国航天员;科研尖兵张洪章则将自己设计的实验带上太空。他们以“砺箭二十一”为名,彰显历经磨砺、矢志圆满完成任务的意志和信念。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乘组涵盖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又首次出现“70后”“80后”“90后”的“新老搭配”,既能覆盖任务中的不同需求,又是我国航天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培养体系日臻完善的生动写照。
航天事业,是丈量强国实力的“硬核试金石”。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11月1日3时2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从空间生命科学的微观探索到微重力基础物理的前沿突破,再到空间材料科学的创新研发,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亮相,让建设航天强国的自信底气扑面而来。这份底气不仅体现在单次任务的突破,将视野拉远——“十四五”期间,从“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从地月系探索到行星际探测,中国深空探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的追求,从不局限于“独善其身”,根据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中期规划和合作进展,我国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当中外航天员共同在中国空间站遥望那颗蓝色星球时,展现的正是中国以开放自信的心态积极开展航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人类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砺箭二十一”乘组的使命清晰: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厚重的任务清单中,一连串的“首创”也让人心潮澎湃——在轨照料首次造访中国空间站的4只小鼠、首次吃上烧烤庆祝太空会师等内容,都将记录中国航天的突破瞬间。27项在轨科学实验中,首次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也尤为瞩目,这项研究对于人类未来长期太空生存、繁衍,及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乘组还将同步开展科普教育与公益活动,播撒科学知识。这份惊喜,正静待广大青少年共赴星辰之约!
有一个动人的细节,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之日,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逝世16周年纪念日,这既是对先辈的深情告慰,更是航天精神跨越时空的延续。事实上,传承航天精神,在我们身边也有着鲜活注脚。不久前,“青春华章 我们爱科学”钱学森精神进校园科普活动走进上海市金山中学,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登台开讲,为师生厚植家国情怀、点亮航天梦想。一场场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的开展、一次次太空授课活动的举办,也持续让航天梦的种子在青春心田扎根、成长。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已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铿锵落笔。星空无垠,探索不息,期待此次“砺箭”飞天能点亮更多人心中的星辰大海,共筑航天强国梦。(谢伟锋)
编辑:瞿凯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