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口岸看变化】漫评|“钢铁驼队”贯欧亚,满洲里口岸助发展

2025-09-12 17:30:56未来网

【编者按】

在中国约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一座座铁路口岸助力“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让“全球好物”高效进入中国市场,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坚实力量。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沿着口岸看变化】系列融媒体评论,从铁路口岸的繁荣发展中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

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今年前7个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达2601列、发送货物超27万标箱。作为中欧班列“东通道”的重要枢纽,满洲里铁路口岸的每一组数据跃升、每一次升级改造、每一段历史跨越,都见证着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也记录着我国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实足迹。

班列飞驰的轨迹,丈量着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驼铃悠扬,两千多年后,呼啸而过的中欧班列绘就“钢铁丝路”新风光。自2013年开行中欧班列以来,满洲里铁路口岸充分释放跨境物流骨干通道和大口岸区位优势,从最初每月开行1列中欧班列,到如今中欧班列累计通行量突破3万列,为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从传统边境口岸到“一带一路”陆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满洲里铁路口岸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班列线路的拓展,编织起互利共赢的合作网络。经过多次站场扩能改造,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线路增至21条,出境班列可到达俄罗斯、波兰、比利时等13个欧洲国家,入境班列覆盖国内哈尔滨、上海、浙江、广州等60余座城市;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电器产品,发展到如今涵盖日用百货、电子产品、成品汽车、食用油等12大品类,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占比的持续提升,折射出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今年前7个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的回程中欧班列达1599列、发送货物超1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7.9%,回程班列运量位居全国第一,满洲里铁路口岸让更多“中国制造”“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优质的欧洲商品引入中国市场,推动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数智化的改造,绘就口岸高效通关新图景。近年来,满洲里铁路口岸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屡破新高。95306“数字口岸”的投入使用,实现口岸“无纸化通关”,促进口岸便利化程度和通关效率显著提升;智慧海关建设深入推进,打造具有铁路口岸特色的全景感知功能模块群,进一步提升商品通关效率……数智化赋能不仅为中欧班列通行提速,也构建起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口岸体系,为跨境贸易注入了澎湃动力。

满洲里铁路口岸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写下了生动注脚。展望未来,期待这座百年口岸继续焕发新光彩,助力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不竭动能。(文字:许文涵;漫画:冯雅颂)

编辑:瞿凯侠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