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15:36:20未来网
随着暑假的到来,广大青少年拥有了更多“触网”时光。然而,精心设置的未成年人模式,竟能通过卸载软件后用老人身份信息重新注册、甚至租用成年人账号等方式轻易绕过限制;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近期,网上危害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乱象层出不穷,亟待多方合力整治。日前,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为炎炎夏日送来阵阵涤荡污浊的“清风”。
这一次,中央网信办再挥“清朗”利剑,聚焦新情况新表现,延长“治理半径”、拓展治理深度,以更精准的靶向施策破解沉疴与新疾,用更坚韧的举措阻断侵害链条。比如,严肃查处涉暴力迷信、淫秽色情、引诱自杀自残、侵害未成年人隐私等违法信息,全面清理低俗庸俗、炫富拜金、极端情绪等不良内容,这既是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也有利于将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转化为护佑成长的坚实盾牌。
与此同时,整治实施网络侵害行为、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等四方面问题,还重点关注未成年人模式的使用情况以及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儿童智能设备的内容安全以及功能规范、AI功能在未成年人领域不当应用以及诱导沉迷问题,不仅聚焦当下突出的网络风险点进行精准治理,还考虑AI技术在未成年人网络生活中渗透加深带来的风险,有助于全方位织密防护网,堵住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漏洞。从线上贯通至线下,从内容治理到模式规范,一系列务实行动将有力推动净化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筑牢暑期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
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近2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当如此多“小网民”在虚拟世界中往来穿梭,暑期网络保护已不仅是安全命题,更是关乎一代人健康成长的时代课题。综合以往专项行动整治的现实问题来看,一些不法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借“举牌”拍摄、贩卖淫秽色情制品;一些主播分享破解防沉迷系统方法,提供有偿“共号”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部分用户以售卖演唱会门票、赠送游戏装备、破解防沉迷系统等名义,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诈骗……网络乱象不仅传递错误价值观,让未成年人在低俗内容中迷失方向,还可能诱导未成年人模仿危险行为,对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更会侵蚀健康的网络生态,阻碍未成年人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
由此,守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晴空,除了开展专项行动,还需要“家校社”拧成一股绳,形成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比如,家长在科学监管孩子用网时长与内容的同时,更要以高质量陪伴填补成长空隙;学校可定期开设线上课程,传递好用网知识;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把“未成年人模式”做成“真模式”而不是“遮羞布”。更深远的保护,还在于培养未成年人这一“互联网原住民”群体的网络素养——当未成年人懂得拒绝不良信息、理性对待网络消费、警惕陌生社交的陷阱等,他们自身也能构筑抵御网络风险的坚固防线。
暑假是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重要时光,网络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孩子们在这个假期既能利用好网络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受到良好保护,远离网络风险,既守得住安全,也看得见远方。(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