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16:52:08大众网
7月18日,江苏大学电气学院志愿者团队满怀热情走进一草圩村,为当地一年级小朋友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球主题科普课程。此次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探索兴趣为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带领孩子们开启了地球科学知识的探索之旅。
课程伊始,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精心准备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动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向小朋友们介绍地球的外观。志愿者们将地球比作一颗璀璨的蓝宝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地球呈现蓝色的原因,以及海洋、陆地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孩子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好奇。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地球不同地貌的理解,志愿者们系统地讲解了海洋、陆地、山脉、森林等知识。通过展示不同地貌的高清图片和简短的科普视频,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领略到地球地貌的多样性和神奇之处。孩子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各种天真可爱的问题,志愿者们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互动环节,“地球知识小问答”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如“地球上的海洋有几个大洋?”“最高的山脉在哪里?”等。小朋友们纷纷踊跃举手,争相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答对问题的小朋友还获得了志愿者们准备的小奖品,这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实践操作是此次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利用彩泥亲手制作简易“地球模型”。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蓝色的彩泥塑造成广阔的海洋,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捏出陆地、山脉和森林。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地球的形态和色彩,还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地球模型”。
此次科普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初步掌握了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科学奥秘的种子。同时,此次活动也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为后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江苏大学电气学院志愿者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开展此类科普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走进更多乡村和社区,为更多孩子带去丰富多彩的科普课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助力孩子们在科学的海洋中茁壮成长。相信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踏上探索未知世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