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16:45:23未来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响应团中央青年发展部2023年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环境设计学院组建两支实践队——筑梦服务队甘孜分队、筑梦服务队黔东南分队,于今年暑假分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送设计下乡。
图为筑梦服务队甘孜分队团队成员于天全服务区合影留念 林冠程 供图
筑梦服务队队员们分别抵达甘孜和黔东南地区后,通过对当地房屋、博物馆、展馆、农贸市场等建筑的测量、绘制、改造和设计,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民族特色更加突出,也为当地文旅发展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队员们用心感受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索发展的方向。他们利用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改变。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对当地传统藏房进行考察 林冠程 供图
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筑梦服务队甘孜分队入选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团队。实践时间为7月10日至7月24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炉霍传统藏房进行改造,并帮助制作“大香格里拉联盟峰会”中的“路书”。炉霍传统藏房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队伍融入了当地的青稞地和藏族文化,以“吉祥八宝”为主题进行改造。吉祥八宝是藏民族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幸运的符号,由琉璃瓦、铁花、梨花、一轮红黄梅、四瓣明珠、珊瑚花、夏果、莲花等八种图案组成。设计队员们把这些图案巧妙地融入到传统藏房的结构和装饰中,使整个建筑更加富有艺术感和民族特色。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设计炉霍八宝街改造方案 林冠程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对藏房进行实地勘探 林冠程 供图
图片为青稞地藏房大门设计效果图 林冠程 供图
图为青稞地藏房外立面设计方案 林冠程 供图
图为青稞地八宝街街道设计方案 林冠程 供图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第一来到高海拔地区,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无比难忘。在本次实践中我们真正讲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大家的设计让传统焕发新的生机,让文化更加光彩夺目。团队的努力能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民族地区的多彩文化。”筑梦服务队甘孜分队队员林冠程说,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他学到了许多,将来有机会他还会再来到藏地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去。
“这次实践是值得铭记的,我们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时,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也真正的见到了我们许多不曾见到过只在书本上了解到的一些内容,让我们切实的将书本和实践结合起来,从书本上走到现实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当地的风俗文化,从而更好的去服务当地的群众。”筑梦服务队甘孜分队队员郑钰民说,实践中虽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团队一起努力共同克服并取得了好的成果,这使他充满了自豪感。
多彩贵州 毅然“黔”行
筑梦服务队黔东南分队入选“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实践日期为7月19日至8月2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首届黔东南文化旅游大文创峰会”进行物料设计、肇兴侗寨生态博物馆的改造与设计,以及贵州省凯里市州建公司农贸市场的改造物料设计需要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设计队伍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与艺术风格,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物料设计中,展现出黔东南的独特魅力。肇兴侗寨生态博物馆的改造目标是打造一个以“人的故事”为主题的博物馆,他们将主人公张老师因“梦遇爱”从天津到贵州扎根并成为侗族文化的记录与传承者的故事作为博物馆设计的主线,吸引游客去了解与爱上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筑梦团队过改变展览布局、增加互动元素等方式,使博物馆更加生动有趣,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侗族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所设计首届黔东南州文化旅游大文创峰会活动手册 杨春颖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所设计首届黔东南州文化旅游大文创峰会系列海报 杨春颖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堂安博物馆进行实地测绘 杨春颖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设计堂安博物馆改造方案 杨春颖 供图
图为堂安侗族博物馆部分区域设计方案 杨春颖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凯里州建公司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考察 杨春颖 供图
图为凯里州建公司农贸市场设计效果图 杨春颖 供图
“黔东南自然风景和多样文化让我感受到了独特的魅力。我有机会探访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村落,亲身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参与了各种项目,从最初的规划到最后的执行,深入了解了项目的全过程。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高效工作。我还有幸得到杜冬老师的指导,让我在实习期间不断进步。”筑梦服务队黔东南分队队员黄愿平说,他会把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牢记于心,不断成长和进步,无论将来走向何方,都会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是令人难忘的,我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丰富经验,这是我们所学知识在课堂外的一种体现。能为当地发展带来改变是我们每名队员所期待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到实践中,为地区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筑梦服务队黔东南分队队员李骏在本次实践中受益匪浅,他表示将在未来继续积极参与实践并倡议更多的人加入到实践中来。
图为本次参加峰会领导与“筑梦”服务队成员合影留念 杨春颖 供图
据悉,该校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四年组建团队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开展订单式社会实践,把设计送到民族地区,对接实际需求,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今年,该团队持续将“理塘模式”复制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和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地区,持续传播和弘扬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给青年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在课堂和书本外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增长经验、磨练意志、提升能力。队员们的设计,让传统焕发新的生机,使文化更加光彩夺目。他们的努力,让大家重新认识和了解民族地区的多彩文化。他们的行动,将带给社会更多的启发和思考。”筑梦服务队黔东南分队带队老师杨春颖说,同学们走进民族地区,利用专业所学送设计下乡,他们在实践中践行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也展现了青年学子们应有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