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评:让博物馆“殿堂”成为孩子们的课堂

  近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下称《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我国各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悠悠地诉说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及璀璨文化。目前我国的很多博物馆都对公众免费开放,各地博物馆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进入博物馆。

  从教育层面来说,博物馆典藏的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意识形态,是不可多得的文明“化石”。让中小学生多多走进博物馆,在各种展品面前感知历史的脉络、文化的传承,有助于让城市、乡村的历史、中华文化成为孩子们最生动的“活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开展活动、辅助学习,激发中小学生探究历史、体味文化的好奇心,呵护孩子放眼未来的创造力,影响深远。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博物馆教育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博物馆与学校、中小学生仍存在不小的距离。一方面,现存文物的文化价值及教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开设关于博物馆的系列活动课程,一些青少年缺乏对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知识的“具体感知”,也缺乏对博物馆、历史文物的珍视之情。

  此次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意见》,明确要把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强调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这是对过往不重视博物馆教育教学的纠偏,也是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的关键一步。

  除此之外,一些孩子在博物馆内追跑打闹,大声喧哗,还有一些孩子随意触摸文物导致珍贵文物受损,让肃穆的博物馆变得一地鸡毛的新闻也屡有发生。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殿堂”,观览礼仪也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得到重视。

  博物馆是检验社会文明、公民素质的窗口,也是助推文化、文明建设的加速器。倡导博物馆礼仪,加大宣传教育,规范和引导孩子们的不良行为,让孩子们知道进了博物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文明培训场所。维护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和神圣感,进而提升中小学生的文明素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更要明确的是,普及博物馆教育职能并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构建馆校合作崭新课堂需要多方合力,科学推动。我们要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博物馆资源,精心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博物馆,让承载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和艺术水平的重要课堂,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青少年学好历史,感知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都大有裨益。

  “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课堂”与“殿堂”携手,将充分展示中华历史、人类文明之魅力,共同描绘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美丽图景。

  (作者:斯涵涵)

作者: 编辑:高富灿

推荐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