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评:被低俗营销“污染”的未成年人 谁来保护?

  近日,杰士邦因一组不尊重女性的广告被网友骂上热搜。无独有偶,以“百万文案”著称的杜蕾斯也陷入了同样的“低俗营销”风波。杜蕾斯关联公司上海曼伦商贸有限公司于7月8日新增行政处罚,处罚金额为81万元,处罚事由为发布广告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等内容。

  (杰士邦关于低俗广告的道歉微博)

  在互联网传播的时代语境下,为了让广告营销获得更大的流量,一些企业往往会选择在内容与形式上打擦边球,尤其是杰士邦和杜蕾斯等成人品牌,由于自身的特殊隐喻,常常在灰色地带“疯狂试探”。更为不应该的是,一些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也出现了不雅 视频、大尺度图片等低俗媚俗内容。在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的2020“清朗”专项行动中,这些平台被依法整治整改。

  不论是成人用品还是网课平台,虽然品牌用户各有侧重,广告却均面向全年龄段的人,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未成年人。在规定“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情形”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特别规定了“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低俗营销的广告不仅违背了社会良好风尚,也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严惩!在严惩之余,如何避免低俗营销、如何保护低俗营销下的未成年人更值得我们深思。

  什么是好的广告?吸引流量、引人深思、传播正能量……每个人心中自有定义,但其底线不能变,即不违法不背德。部分企业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践踏底线,打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对公共领域来说,是一种错误的话语引导;对其自身来说,无异于杀鸡取卵,自砸招牌。把握好营销的尺度,做到有趣而不低俗,既考验企业的良心,也考验其能力。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企业作为广告的发行者,理应考虑到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这类低俗营销出现在网友视野,本身也说明了相关监管部门存在漏洞。为什么这类广告会过审?为什么会推送到未成年首页?相关监管部门在及时整治整改低俗内容的同时,也应当加大审核的监督,及时斩断低俗内容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大数据时代下,小到我们的吃穿住行,大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处处可见营销的影子,营销的手段、内容也五花八门。营销本身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在这个遍地是营销的时代,清除低俗营销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护被低俗营销“污染”的未成年人需要我们更多关注。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有力的举措,比如很多APP都有了未成年人模式,无论是广告投放、内容推荐方面都会更加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护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和责任。整治低俗营销只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一个措施,要从方方面面落实未成年人的保护,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生长土壤的罪恶之手,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环境。

  作者:孔雪静

作者:孔雪静 编辑:彭茹

推荐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