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动脉”活力涌,奋楫筑梦向未来

2025-10-29 08:41:21
来源:未来网

钢轨延伸,经济活力迸发;“银龙”穿梭,民生暖流涌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4.3%。这些亮眼成绩是中国铁路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成就的生动写照——路网更密、服务更优,内通外联能力持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客运提质,让“流动中国”充满活力。近年来,铁路部门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矢志绘就“人享其行”的美好图景。举例来看,运力上,从分析12306售票大数据精准调配运力资源,到动态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从节假日增开夜间高铁,到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铁路部门高效应对南来北往的庞大客流,全力满足旅客的多元出行需求。运输产品供给上,“银发专列”、旅游专列、研学专列等带领旅客打卡锦绣山河,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旅行的期待;“歌迷专列”“球迷专列”定制化开行,有效激发经济消费新活力;中越、中俄、中蒙等国际列车开行,架起了人文交流的坚实桥梁。服务上,“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助力缓解“毛孩子”出行难题,学生预约购票流程优化,铁路部门始终广泛听取旅客的意见建议,持续以创新实践提升服务水平,让旅客出行充满便利与温暖。

货运增效,让“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十四五”期间,铁路部门加速推进货运市场化改革,为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以“一单制”为例,曾经,企业运输货品往往要采用铁路、公路分段运输,不仅增加转运、装卸的成本,还面临手续繁杂、运输时间长的难题,许多中小企业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耽误运输时效;而今,铁路部门推广实施“一单制”,破解了这一运输痛点——“一单制”是指由铁路部门统筹整个物流环节,实现一次委托、一份单证、一次结算、一箱到底的“门到门”运输,极大提高了物流时效,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赋能,铸就自主创新“硬实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四五”以来,铁路部门持续提升创新水平、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今年7月,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集中展示了中国高铁的辉煌发展成就。其中,“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以运营速度、运行能耗、制动距离等核心指标国际领先的强大优势吸引了全球目光,这背后展现出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中国高铁工程建造技术同样大放异彩:“领航号”盾构机打通全球首条“过江不减速”的崇太长江隧道;郑渝高铁襄万段以超98%的桥隧比打造“地铁式”高铁,让“蜀道不再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期待铁路部门持续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勇当“开路先锋”,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中展现初心担当,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笃行实干,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钢铁动力”!(许文涵)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