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14:22:03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张冰清)“嫦娥”揽月、“蛟龙”入海、“墨子”传信、“祝融”探火……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刷新着中国高度。“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科研利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科技自立自强,更点燃了青少年的“科学梦”。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科技人才,教育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高质量教育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点燃青少年“科学梦”,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做起。
点燃青少年“科学梦”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必然举措,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在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自2023年2月担任上海科技馆馆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上海科技馆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生服务,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海自然博物馆有30万件藏品,大家在展厅里看到的只有1万件,还有很多在库房里。我们希望把它们送到全国的学校去,送到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倪闽景说。而在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的一次调研中,倪闽景还发现,科学家们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科普平台,到中小学生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只靠听、看、说,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科创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改变以讲故事、看实验、做习题为主的科学教育方式。”倪闽景向记者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作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明确指示。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相关部委、各地方围绕科学教育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减一加的背后,体现了党中央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更体现了对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殷切期待。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才能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向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表示。
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在实践中还存在优质科学教育服务供给不足、实验课落实不到位、“黑板上做实验”现象比较常见等问题。为此,民进中央提交《关于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加法的提案》,建议财政经费投入、项目规划编制向中小学科学教育倾斜,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及科技特色学校发展评价体系。大力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开设夏冬令营,通过联合教研、联合培养,科教融合培养科学教师。强化学校与科技馆的馆校结合机制建设,鼓励科技馆开发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课程,加强科学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科学活动。
刘林在调研中发现,从总体上看,科学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影响科学教育新格局形成与高质量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顶层设计不够精细,规划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重视程度上热中温下冷,社会共识有待进一步凝聚;课程、教材等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创新;科学教育资源开拓不够,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教育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今年两会,刘林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提案》,并结合前期调研情况提出建议:规划先行,由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新时代科学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体现新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可行便于实施,并将其纳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作为教育强国系列支撑之一,充分发挥顶层设计规划、引领作用。在顶层设计中要建立相关制度,防范科学教育被变异、造成新的内卷。
中小学科学教育如何走深走实?
人工智能时代下,ChatGPT、视频生成模型Sora……前沿科技成果引入中小学科学素养提升,也不断用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如何走深走实。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汕头社团总会主席高佩璇在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营造科学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人类进入AI和大数据时代,要把全链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前置到基础教育阶段,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
“要变革科学教学的理念与方式,积极开展面向科学素养、科学实践和科学本质理解的实验教学,创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和竞赛项目,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科学思维与视野。同时,要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高佩璇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汕头社团总会主席高佩璇
围绕建设教育强国,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
在刘希娅看来,从学校层面看,需要在每一门学科的每一节常态课上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变革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尽可能在实践中探索求真,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体验感、获得感、成就感,从而保持对学习本身和新鲜事物的热爱。在谢家湾学校,通过将实验室穿插建在教室旁边,将教师是否进实验室上课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促进孩子们动手操作实践运用迁移转化,做实验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休息方式和学习方式。
从家庭层面看,父母要转变观念,给孩子宽松的科学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陪伴孩子阅读科普读物,了解我国科技发展,鼓励孩子质疑提问、动手操作,减少课外补习让孩子有时间做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培养和发展兴趣。
从社会层面看,要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更多教育资源。科技馆、少年宫等对孩子们免费开放,定期组织科普类活动,邀请科技工作者为孩子们做讲座,带着孩子们参加科技活动等。